已注册用户可以发送短信至13833028511报告晚疫病疫情

马铃薯晚疫病

一、症状
        晚疫病可危害马铃薯叶片、叶柄、茎和块茎。在叶片上,从叶尖或叶缘开始产生水渍状褪绿斑点,空气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甚至扩展达整个叶片,并可沿叶脉侵入叶柄及茎部,形成褐色病斑,病斑边缘界限不明显。在暗褐色病斑边缘长出一圈白色霉层,叶片背面尤为明显。发病严重时,叶片萎蔫下垂,全株变黑呈湿腐状。天气干旱时,病斑干枯呈褐色,叶片背面无白色霉层,病叶脆易破裂,病害扩展缓慢。 茎部受害后形成长短不等的褐色条斑,在潮湿条件下,茎部条斑上也能长出白色霉层。薯块受害时,形成淡褐色不规则形的小斑点,稍凹陷,病斑下面的薯肉变褐坏死,最后病薯腐烂,也可在存贮期间引起烂窖。

二、病原物
       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de Bary],属卵菌门疫霉属。菌丝生长适温20~23℃,孢子囊形成适温19~22℃,10~13℃形成游动孢子,温度高于24℃,孢子囊多直接萌发,孢子囊形成要求相对湿度高于97%,萌发及侵染均要有水滴。

三、发生规律
        初侵染:我国马铃薯主产区,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薯中越冬,也可以卵孢子越冬,但病株茎、叶上的菌丝体及孢子囊都不能在田间越冬。在双季作薯区,前一季遗留土中的病残组织和发病的自生苗也可成为当年下一季的初侵染源。番茄也可能是初侵染源之一或成为病菌的中间寄主植物。播种前淘汰的病块茎,任意弃置室外,也可能成为初侵染源之一。
        传播:病菌的孢子囊借助气流进行传播。病薯播种后,多数病芽失去发芽力或出土前腐烂,另一些病芽尚能出土形成病苗。病菌以幼苗茎基部沿皮层向上发展,形成通向地上部的茎上条斑,病苗与病菌长期共存,温湿度适宜时,病部产生孢子囊,这种病苗成为田间的中心病株(即田间最早出现晚疫病的植株)。以这种方式形成的中心病株数量较少,在大田出现率一般不超过0.1%。此外,病薯上产生的病菌,能借助土壤水分的扩散作用而被动的在土壤内移动,还可在病薯与健薯上繁殖。土壤内的病菌可通过起垄、耕地等农业操作传至地表,被风雨传到附近植株下部的叶片上侵染发病。
        侵入与发病:低温高湿条件时,孢子囊吸水后释放游动孢子,在水中游动片刻后,便收缩成球形,随即长出芽管。当温度高于15℃时,孢子囊可直接萌发成芽管。上述芽管都可以从植株的气孔侵人,也可以直接从角质层侵人叶片;侵人薯块则通过伤口、皮孔或芽眼外面的鳞片;侵染靠近地面的块茎,则主要借助于被雨水冲刷而渗人土中的孢子囊或游动孢子。
        再侵染:中心病株上的孢子囊借助气流传播,萌发后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人周围植株,经过多次重复传播和侵染可引起大面积植株发病。病株上的孢子囊也可随雨水或灌溉水进人土中,从伤口、芽眼及皮孔等处侵人块茎、形成新病薯,尤以地面下5cm以内为多的薯块受害居多。

四、发病条件
        气候条件:此病是一种典型的流行性病害,气候条件对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当条件适于发病时,病害可迅速爆发,从开始发病到田间枯死,最快不到半个月。此病在多雨年份容易流行成灾,忽冷忽暖,多露、多雾或阴雨有利于发病。病菌孢子囊的形成要求相对湿度在90%以上,尤以饱和湿度为最适。因此,孢子囊常在夜间大量形成。孢子囊在叶片上必须有水滴或水膜才能萌发侵人。孢子囊萌发的方式和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为10~13℃时,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3~5h即可侵入;温度高于15℃时则直接萌发产生芽管,速度较慢,需5~10h才能侵人。病菌侵人植株体内后,以20~23℃时菌丝在寄主体内蔓延最快,潜育期最短。因此,当夜间较冷凉,气温为10℃左右,重雾或有雨,促进菌丝产生大量的孢子囊;白天较温和,16℃~24℃,伴有高湿,则促进孢子囊迅速萌发、侵人以及菌丝的生长发育,病害极易流行。反之,如雨水少,温度高,病害发生轻。
        我国大部分马铃薯种植区生长期的温度均适合于该病发生,所以病害的发生轻重主要取决于湿度。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马铃薯是春播秋收,7、8月份的降雨量对病害发生影响很大。雨季早、雨量多的年份,病害发生早而重。长江流域各省一年两季,前季正遇梅雨季节,病害常严重发生。
        品种抗病性:马铃薯的不同品种对晚疫病的抗病性有很大差异。相同条件下,抗病品种较感病品种发病轻、病害流行慢、受害也较轻。但是目前多用的抗病性为垂直抗病性,这种抗性会因为田间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化而导致抗性丧失。因此,应加强马铃薯主产区病源菌生理小种的监测,一直到抗病育种和抗病品种合理利用。
        耕作与栽培措施: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重,平地栽培较起垄栽培的地块发病重。密度大或株形大可使小气候湿度增加,也利于发病。施肥与发病有关,偏施氮肥引起植株徒长,土壤瘩薄、缺氮或黏土等使植株生长衰弱,有利于病害发生。适当增施钾肥可减轻发病。

五、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马铃薯不同品种对晚疫病的抗病能力有很大差别,因为马铃薯晚疫病菌很容易发生变异,垂直抗病品种栽植几年后,容易丧失其抗病性,所以应选用具有多基因的抗病品种或水平抗病性品种。
        2.建立无病留种地,选用无病种薯。无病留种田应与大田相距2.5公里以上,以便减少病原菌传播侵染的机会,并严格实行各种防治措施,可在发病轻的地块,选择无病植株,单收、单藏,留种。在播种催芽和切块时应仔细检查,彻底彻底剔除病薯。
        3.减少初侵染来源。妥善处理遗弃的薯堆薯块,将收获后分级时剔除的病薯和残薯等深埋或充分沤肥发酵,播种前剔除的病薯也要按相同方法妥善处理。彻底铲除田间及周边遗弃薯块长出的自生马铃薯苗。
        4.加强栽培管理。播种前精选种薯,淘汰带菌薯块,可减少田间中心病株的数量。在马铃薯生长后期培土可减少游动孢子囊侵染薯块的机会。在病害大流行年份,适当提早刹秧,2周后再收获薯块,可避免薯块与病株接触机会,降低薯块带菌率。
        5.药剂防治。出苗后,需经常到田间查看,当田间出现中心病株时,立即喷洒化学药剂(周边田块也应喷药保护),并清除中心病株带出田外深埋处理。随后的用药次数及时间主要看天气,降雨多的年份一般7天左右喷药一次,雨少的年份可适当加长至10~15天。喷药时机可以预测预报作为参考,通常应该在雨前或雨后及时喷药,保护性药剂和治疗性药剂应混合或轮换使用。常用的化学药剂可点击此处查看